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肝病并发症 > 肝性脑病
编号:13591613
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5日 《健康大视野》 20188
     【摘 要】目的:分析纳洛酮在肝性脑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肝性脑病患者,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药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纳洛酮。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水平,最后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血氨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纳洛酮在肝性脑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氨水平,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纳洛酮;肝性脑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志码】A

, http://www.100md.com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8-087-01

    肝性脑病主要是由于严重肝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控引起的综合征,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症状为可逆性意识障碍[1]。过去临床多应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但效果不够理想。纳洛酮是新一代阿片受体拮抗剂,具有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过去主要应用于酒精中毒、小儿脑部、肺性脑病的治疗中,在肝性脑病中的研究较少。因此,文章主要针对纳洛酮在肝性脑病中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肝性脑病患者,根据用药方案的不同分为观察组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0例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为23~61岁,平均为(42.3±4.6)岁。对照组50例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为22~62岁,平均为(44.6±5.2)岁。本次研究观察入选标准:①符合《内科学》中关于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②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能够配合随访调查。排除标准:脑出血、消化功能障碍、高血压以及妊娠期的患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 百拇医药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限制蛋白摄入、预防消化道出血、抗生素治疗等常规措施。

    对照组采用单药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具体用药措施为:静脉滴注20g门冬氨酸鸟氨酸,1天1次。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纳洛酮,门冬氨酸鸟氨酸的用药方法同对照组,同时给予0.8mg盐酸纳洛酮注射液静脉滴注,每6h用药1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氨水平,最后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本次研究临床疗效参照相关文献[2]制定:显效:患者恢复意识且症状消失;有效: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但未完全恢复意识;无效:症状与意识均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差异、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http://www.100md.com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氨水平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血氨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于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目前主要认为肝细胞功能衰竭以及门静脉分流是该病发作的生理基础。有许多学者认为氨中毒是引发肝性脑病的重要机制,且有大量研究发现肝性脑病患者的血氨水平要高于其他脑部患者(P<0.05)。血氨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脑细胞线粒体受损,进而影响了脑细胞的能量代谢,使得血脑屏障受损,致使患者出现脑水肿;而脑内部分神经递质的表达水平异常变化,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3]。本次研究观察中,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血氨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纳洛酮与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血氨的下降幅度,从而减轻血氨升高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 百拇医药
    肝病患者由于免疫能力下降,导致内毒素水平升高,促使机体产生β内啡肽,而该物质能够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加重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纳洛酮是一种阿片受体拮抗剂,能够快速通过血脑屏障,阻断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对大脑皮质的抑制,同时能够改善脑血流量,加速脑细胞代谢。本次研究观察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纳洛酮在肝性脑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血氨水平,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郭芳,谭诗云,吴鹏波等.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洛酮治療肝性脑病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医学综述,2016,22(6):1165-1170.

    [2] 刘华.醒脑静联合纳洛酮对肝性脑病患者认知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9):982-983.

    [3] 陈桂敏,张然.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联合纳洛酮对肝性脑病患者血氨及神志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8):120-121., 百拇医药(马师琦)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肝胆疾病 > 肝病并发症 > 肝性脑病